(通讯员 段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我很荣幸今天站在这里,作为在校工作满30年的教师代表发言。30年来,我见证和传承了湘大人不怕苦、敢拼搏的奋斗精神,积极投身学校建设,在亲历湘大发展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成长。我对学校、各位领导、我的同事,特别是我的学生充满了深深的感激和热爱。借此机会,我想分享一下我在湘大的三段印象深刻的经历。
第一段经历是在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南巡讲话掀起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高潮。1995年我和另外四位同事组成团队开发校园IC卡就餐收费系统。学校领导给我们两个月时间研发样机,由三个部门联合出资30万元,开发生产就餐收费机80台,于当年寒假后正式启用。开始运行时系统很不稳定,餐厅主任谢孟林说,支持学校的科研产业发展,数据错误不用怕,肉烂在锅里。正是因为学校领导、教职工和同学的支持和包容,从1995到2000这5年时间里,湘潭大学开发的校园IC卡就餐系统推广应用到6个省140多所学校。随后在副校长王键和刘长青主持下,获得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和中国建设银行总行的支持,2001年在我校成立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校园卡标准化研究所,同年主持制定并出版《中国教育集成电路(IC)卡规范》。
我想分享的第二段经历始于2010年左右,当时教育信息化被提到了高校发展的重要地位。学校2012年入选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后,率先将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作为重要试点内容进行研究、应用与推广。2017年教育部科技司专家组现场验收获评优秀,成果入选教育部科技司“教育信息化优秀案例集”。当时本人为学校信息化建设专家组组长,见证了学校领导组织网络中心、信息工程学院、校党政办人员集中熬夜写材料;信息工程学院30多门课程的任课教师现场向教育部领导展示自建的网络学习空间,展示如何将技术融入教学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成效。
值得回顾的第三段经历始于2018年前后,学校落实教育部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学校深刻认识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已经使我们正在国际舞台上、按照国际标准、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学校所有含工科专业的学院都开展了专业认证,19个专业实施了专业认证标准,其中12个通过了认证;本人担任院长的原信息工程学院,3个专业通过认证,5个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此基础上,湘大独创性的设置专业认证指导中心,将60多人凝聚在一起,探究毕业要求制定、支撑与评价的系统思维、工程教育理念和认知科学原理,推进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结果的运用,积极开展工程认证的相关工作。
非常感谢学校的创造性实践给了我成长机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电类专委会吸纳我为学术委员及秘书处成员,特别是去年我国作为《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接受周期性检查期间,我有幸担任入校考查专家组成员参加现场认证,接受华盛顿协议国际组织的在线观摩,服务国家战略。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光荣在校30年”并不意味着自此可以“躺平”。人类生命的意义或价值是什么?天文学家告诉我们,人类活动只是星辰轨迹中的一瞬;地质学家说,文明不过是冰期之间一段跌宕起伏的插曲;生物学家说,所有的生命都是为生存而进行的斗争;历史学家告诉我们,“进步”是一种错觉,其辉煌终究会以衰败而告终,古今中外一些理论家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似乎让生命失去了价值和意义。观察刚学会走步的小孩反而会得出更积极的结论,他们从新奇的活动中获得了快乐。我们为什么要不断地工作?人们不断工作和母鸡不停下蛋是同样的道理。每个生命隐隐之中都有一种强烈的冲动,这种冲动促使他积极活动。
然而,个人的忙碌没有良好的环境,正确的领导组织,优秀的团队,到头来也是碌碌无为,积极的活动不可持续。作为湘大的一员,需要自觉地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公共利益相结合,凝心聚力,在实现国家和学校的利益过程中实现个体的利益。正如刘书记在新学期工作会议上所说的,要肯干事、能干事、勇于奉献,为推动学校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感谢学校开启了服务国家战略的伟大事业,在这个大家庭中我们能够为湘大的发展建设贡献一份力量,从而使我们人生的活动有了意义。
长江浩瀚汹涌,推动湘水川流不止;湘江波澜壮丽,随同大江奔腾向前。祝福湘大的明天更美好!
谢谢大家!